採用全新單體振膜設計: Magico A5落地喇叭

全文節錄自 MY-HIEND

美國Magico Loudspeakers近兩年推出售價相對親民的A系列,從首度發表A3落地喇叭至今陸續加入了A1書架喇叭、ASub超低音與ACC中置喇叭,而A系列的最後一塊拼圖旗艦落地喇叭A5終於也在動盪的2020年中發貨至台灣了。A5不但是體型相對大一些的型號,更搭載在其他型號都沒看過的全新設計單體,非常值得期待真實的聲音表現。

更強的低音能力
大家應該對先前發表的A3較為熟悉,而且比較容易拿來與新A5比較,就規格看來兩者的高度幾乎相同,各別為112與113公分,但A5的寬度多了3公分,深度更多了10公分,A5整體箱體容積比A3要大得多。先不論單體設計,在數目上A5使用了3個低音單體比起A3的2個低音單體多了1個,尺寸也由7吋提升到9吋,預期整體在低頻的表現上A5與A3會有不小差異。

航太級鋁合金箱體
Magico近代的喇叭都已全部使用航太級鋁合金6061-T6作為箱體材料,並使用密閉式設計,在頂級系列中還會加入碳纖維等元素作為箱體材料。A系列雖然是相對平價的系列,只使用單一箱體材料,表面採用拉絲陽極氧化處理,但許多新技術都率先使用在A系列當中,包含這次首見的新單體技術與新分音器元件。

A5高音單體仍然採用鈹振膜,這是延續M系列的高音單體設計,與其他A系列型號相同,A5搭載的是28mm的振膜尺寸,採用釹磁鐵驅動系統加上適當的阻尼物質,讓高音單體產生低失真、低音染、高控制能力與線性表現。

全新設計單體振膜
本次A5的重點就在於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兩者皆使用了最新振膜製作技術,雖然仍然叫做石墨稀奈米技術(Graphene Nano-Tech),與A3的單體技術名稱相同,但卻是更為新穎且值得多提的新技術。首先振膜採用三明治結構,也就是由三層材料黏合而成,最內部為石墨稀,中間為鋁,最外側也就是我們從外部看到的則是碳纖維,而位於中央的鋁材質更是打造為蜂巢式結構,整體的剛性重量比極為出眾,強度高又輕盈,符合高品質振膜所需。

A5是首度有Magico喇叭採用5吋中音單體,比起A3使用的6吋中音單體還小了些,懸邊也是全新設計,可緊抓振膜令其快速從活塞運動中恢復。另外全新的驅動系統採用純鈦音圈、純銅極帽可降低渦流與提高效率,並為中音單體添加了專用內部腔室,避免其受到低音單體的聲波干擾。

A5一口氣使用了3個低音單體,除了上述的全新振膜製作技術外,內部採用5吋純鈦音圈與1/2吋的大型銅帽,產生穩定的磁場,提供115dB SPL (@ 50 Hz, 1 meter),提供非常低的失真與低於0.18 mH電感值。並透過有限元素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讓設計團隊能夠達到聲學、機械、電磁與熱能特性的掌控。

最新分音器頂級元件
另個特別之處是A5也成為世界首個使用Mundorf新型M-Resist Ultra箔電阻器的喇叭產品。經過多年的發展,新電阻可提供更大的功率處理能力、透明度和流動性。分音器(Elliptical Symmetry Crossover)使用來自德國Mundorf EB Gmbh的最新元件,對一共5個單體進行了聲學處理。該3音路分頻設計可保持相位線性度並最小化互調失真的同時最大化頻率帶寬。

小代價大升級的不二選擇
同場加映APod,原廠在A系列產品出廠時會搭配一組基本的腳錐,但用家也可選配更高級的APod增強喇叭的聲音表現,原廠在每個系列都有推出相對應該系列的腳錐產品,包含MPod、SPod與QPod,這次在推出A5時也同時推出APod,以銅和鋁材質製作,能夠將喇叭箱體的多於能量透過它發散消除,是一種阻尼應用。

安裝時直接鎖進喇叭底部的腳錐孔中。

使用APod會比附件的腳錐增加約半公分的高度。

每邊一共4個腳錐,高度調整非常容易。

Magico Loudspeakers A5落地喇叭
● 3音路5單體密閉式設計
● 全新三明治結構蜂巢式中音單體,品牌中唯一搭載5吋中音喇叭
● 全新9吋三明治結構蜂巢式低音單體
● 參考頂級M系列特製28mm鈹振膜高音單體
● 全球首款應用Mundorf新型M-Resist Ultra電阻分音器
● 6061-T6航太級鋁合金箱體
● 精密內部抑振骨架
● 1” 高音單體 x 1
● 5” Graphene Nano-Tec 中音單體 x 1
● 9” Graphene Nano-Tec 低音單體 x 3
● 靈敏度: 88 dB
● 阻抗: 4 Ohm
● 頻率響應: 24 Hz – 50 kHz
● 建議擴大功率: 50-1000 W
● 尺寸: 26.7 (W) x 37.8 (D) x 113.7 (H) 公分
● 單隻重量: 81.6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