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特色
箱體設計
控制箱體震動而不儲存震動能量一直是喇叭設計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因對箱體極致的追求驅使 Magico 不斷探索最新的材料科學、電腦建模和精細組裝技術。 M9 代表了這一歷程中的全新里程碑:全球首款在蜂巢式鋁合金上覆以碳纖維內外層結構的喇叭箱體,這項技術減輕了整體重量,同時使結構剛性翻倍。
外殼還採用了我們最新的約束層阻尼應用及航太複合材料,還包括 6061 T6 航太鋁合金前帳板。
運用有限元素分析模型校準了無直角設計的箱體,以抑制不必要的共振,並透過精心加工的鋁合金前障板將衍射效應降至接近零。單體發出的聲波能夠暢行無阻地傳遞,從而形成一個與錄音空間完全重現的音場。 M9 擁有令人震撼的外形,在音質上卻如同隱形般無聲。

高音單體
M9 使用全新的鑽石鍍膜鈹高音單體 (beryllium-diamond dome tweeter),鈹高音非常堅韌且質量非常輕,再加以鑽石鍍層後,世界第一顆 28mm 的鑽石鍍膜鈹高音單體就此誕生,融合了鈹與鑽石高音的優點,這顆新高音可以再生出完美正確的高頻。中低音單體與低音單體為 Magico 第 8 代的奈米技術音盆 (Nano-Tec),並使用鋁合金蜂巢核心架構與非常堅固的石墨烯奈米碳管(Graphenenanotubes),Magico 也是世界第一家使用這種三明治結構的單體,15″ 的低音單體音盆需以 12,000kg 的壓力才能製成,石墨烯的強度是碳鋼 (Carbon steel) 的 40 倍。

單體設計
一般傳統音圈在超過 40°C 時會造成頻率響應的失真至少 3dB,頻率響應因而扭曲,Magico 的單體克服了這樣的問題,M9 使用了 3″、4″、5″ 非常大的音圈,分別對應在 6″、11″ 與 15″ 的單體,如此一來可以很快的散熱,使得音盆受到更好的控制,其材質使用特性良好的鈦 (Titanium),不僅堅固還能控制渦流效應 (eddy currents)。新的單體磁鐵線路設計與超規格強大的釹磁鐵產生驚人的磁力密度 (1.7 Tesla),達到 36mm 的長衝程,音壓 120dB(SPL at 1M) 時也毫無失真。
Magico Nano-Tec 單體在高功率下依然能對音圈及單體運作進行絕對控制,磁力系統由超大尺寸釹磁鐵構成,其單位體積磁能是鐵氧體的 16 倍。為了進一步防止不對稱,單體頂部還部署了匹配磁體,可在 1 公尺距離下實現高達 120 dB SPL 的無失真輸出。
全新 6 吋中音單體 (x1) 配備 3 吋純鈦音圈,有助於在 1 公尺距離處保持高達 120 dB 音壓級線性輸出。使得單體在整個工作範圍內實現了極低的失真。
新的 11 吋中低音單體 (x2) 具有 4 吋純鈦音圈,配有極大尺寸的 N48H 級釹環形磁鐵,直徑 120 毫米 x 高度 8 毫米,頂部還有第二個匹配的磁鐵,可完全控制音圈運動。
新的 15 吋低音單體 (x2) 具有 5 吋純鈦音圈,其衝程非常長,為 36 毫米,可在高靈敏度下實現巨大的線性工作 ±15 毫米。
M9 單體代表了真正的市場技術巔峰,是 Magico 迄今為止最先進的單體設計。

類比分音器
120Hz 的中低音與低音分頻點處理是一大挑戰,要處理如此低的分頻,如果使用被動式分音線路將需要很大的電感與電容,即使再小心的處理都避免不了訊號能量損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Magico 設計了一個主動式類比的兩音路分音系統,稱之為Magico Analog Crossover (MXO),其主要使用 Linkwitz-Riley 濾波技術,120Hz 時每一階滾降為 24dB,從進到出為全動差平衡線路,並以 0.5dB 為一階進行調整,外接的電源使用了主動整流技術,以提供最純淨的電源。Magico elliptical symmetry crossover 分音技術保留了最大的頻寬及產生最小的電磁失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