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新頻道由我們與記者、廣播員兼DJ Kate Hutchinson 共同打造的嶄新 Podcast 系列,獨家採訪這些創造獨特音樂作品與創新音樂製作的創作者。

🎧 立即收聽系列預告片:

要製作一張暢銷專輯需要哪些要素?如何雕琢出絕佳的聲音體驗?又該如何突破唱片製作的框架,為聽眾帶來大膽又原創的聲音表現?

《Studio Radicals》系列中,我們與推動技藝發展並塑造音樂製作方式的藝術家、工程師及作曲家深度對話,揭露音樂製作的幕後秘辛。透過深入訪談,我們得以了解他們的音樂歷程與冒險經歷,同時探討如何建構聲音世界的藝術,創造出能體現藝術家獨特音色與視野的專輯。

本系列由 dCS 與倫敦記者/廣播員/DJ 凱特·哈欽森(Kate Hutchinson) 聯合製作,揭示那些勇於挑戰傳統、為樂壇帶來令人耳目一新且發人深省的原創音樂作品與配樂的創新者。

在《Studio Radicals》首季中,凱特展開橫跨倫敦至洛杉磯的聲學探索之旅,與八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音樂革新者展開深度對話——從實驗作曲家到知名製作人、藝術家和工程師…

漢娜・皮爾(Hannah Peel)是一位榮獲艾弗・諾韋洛獎的作曲家,擅長融合樂器編制、電子音樂與環境聲音,織就充滿敘事張力的音樂作品。她的創作光譜橫跨多重維度——從以 BBC 傳奇電聲工作室「Radiophonics Workshop」檔案聲源為基底、入圍水星音樂獎的實驗性聲音考古工程,到與肢體障礙音樂家團體「Paraorchestra」共同譜寫的飄渺星際協奏曲,乃至為科幻劇集《米德維奇的布谷鳥》打造的精密驚悚配樂。

伊邦妮・史密斯(Ebonie Smith)是位橫跨音樂工程、聲音藝術與音樂製作的跨領域製作人,曾參與多張轟動樂壇的專輯及劇院原聲帶製作。作為少數同時擁有葛萊美獎工程類提名與托尼獎最佳原創配樂肯定的創作者,她曾操刀《漢米爾頓》百老匯原聲帶,同時透過「性別擴音」(Gender Amplified)計畫支持代表性不足的群體發聲,並與安潔拉·戴維斯(Angela Davis)、愛麗絲·蘭德爾(Alice Randall)及蘿貝塔·弗萊克(Roberta Flack)等重量級人物合作。

瑪爾塔·薩隆尼(Marta Salogni)是一位獲獎無數的錄音工程師、混音師與製作人,以大膽的聲音實驗風格及創新運用類比磁帶錄音機聞名。她曾與多位指標性音樂人合作,包含冰島前衛女王碧玉(Björk)、英國實驗搖滾樂團Black Midi、美國民謠才子邦·艾佛(Bon Iver)、後龐克新銳樂隊English Teacher,以及傳奇電子天團「流行尖端」(Depeche Mode)。

蘇珊娜·西亞尼(Suzanne Ciani)是享譽全球的先驅作曲家與聲音設計師,以四聲道環繞實驗開創聲音美學新高度,並為廣告與電影打造諸多標誌性音效。她曾以 Buchla 模組合成器創作太空感電子樂,為可口可樂廣告設計經典的「開瓶氣泡聲」,更憑《The Velocity of Love》等專輯奠定當代電子音樂教母地位,近年更以沉浸式四聲道現場演出持續拓展聲音藝術的感知邊界。

凱瑟琳·馬克斯(Catherine Marks)是榮獲葛萊美獎肯定的王牌音樂製作人、混音師與錄音工程師,以精雕細琢的製作美學聞名獨立樂壇。她擅長在另類搖滾的聲響紋理中鑲嵌詩意細節,曾操刀聖文森(St Vincent)獲葛萊美獎的《Masseduction》專輯,為沃爾夫 愛麗絲(Wolf Alice)打造水星音樂獎提名之作《Visions of a Life》,更與超新星組合「天才男孩三人組」(boygenius)合作締造2023年現象級專輯《The Record》,以精準的音場調度與情感張力,重新定義當代獨立音樂的製作標竿。

瑪麗亞·艾麗莎·阿耶爾貝(Maria Elisa Ayerbe)是當代樂壇罕見的跨界全能型混音工程師與製作人,以突破流派的混音能力聞名。她掌舵的混音作品橫跨 salsa、reggaeton、alt-rock 等多元曲風,曾以《卡利節奏狂想》專輯三度提名拉丁葛萊美最佳工程錄音獎。

拉美拉·亞伯拉罕(Ramera Abraham)是英國樂壇頂尖聲樂製作人,專精於挖掘歌手潛能並雕琢極具傳染力的和聲織體。她以精準的情緒引導與聲部調度能力聞名,曾與 Little Mix 等指標性女子團體深度合作,在其代表作《Sweet Melody》中透過多層次人聲堆疊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傳播的記憶點。

Cicely Balston 是任職於倫敦傳奇錄音室 Abbey Road Studios 的母帶工程師,其職業生涯始於在 Gearbox Studios 與 AIR Studios 為實驗性黑膠專案進行母帶製作,隨後更參與已故音樂巨擘大衛・鮑伊(David Bowie)經典作品集的後製工程。其職業生涯融合了實驗性音樂探索與經典音樂遺產的守護。

在構築這部系列作品時,我們的初衷是頌揚那些勇於突破框架的音樂創作者——無論是透過顛覆性的聲音實驗、重塑傳統的協作模式,抑或是不遺餘力地栽培新生代音樂人,這些開拓者正以獨特的方式重新定義當代音樂的邊界。他們在混音台前拆解頻率規則的姿態,在跨領域合作中激盪的創意星火,以及在暗室裡為新銳樂手點亮的導引光束,共同編織成這部獻給音樂革命者的動人篇章。

此系列標誌著我們與凱特・哈欽森(Kate Hutchinson)的首度聯合製作——這位橫跨報刊、廣播與雜誌的資深音樂文化觀察者,以十五年光景在全球俱樂部場景與錄音室走廊積澱出獨特視野。她不僅打造了聚焦藝術文化界非傳統女性先鋒的 Podcast《最後的波希米亞人》(The Last Bohemians),更將策展思維注入泰特現代美術館的聲音藝術實驗,並以 Worldwide FM 電台主持身份與英國各大音樂祭的 DJ 台,編織出跨媒介的音樂敘事網絡。系列製作自 2024 年啟動,採訪足跡遍佈英美兩地,透過麥克風收錄的不僅是聲波,更是當代音樂產業變革的共振頻率。

回溯 dCS 歷程,我們自 1980 年代便與無數工程師、藝術家共構音樂革命的基因圖譜——從為專業錄音室研發首款高解析數位類比轉換器(DAC)與類比數位轉換器(ADC),到打造音樂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監聽系統,每個技術節點都烙印著與創作者並肩突破聲學極限的熱忱。這些精密儀器不只是訊號傳輸的載體,更是將混音台上那些稍縱即逝的靈光乍現,固化為可被世代聆聽的藝術載體。

我們始終以「聲音考古學家」自勉,致力開發能完整還原錄音資訊維度的產品。當耳機振膜精準重現母帶工程師在 Abbey Road 控制室捕捉到的空間殘響,當揚聲器單體忠實傳遞製作人刻意保留的黑膠底噪,這些技術結晶實則是對音樂創作者最深刻的致敬——讓每個聆聽瞬間,都成為穿越時空與藝術家腦內宇宙直接對話的儀式。

Studio Radicals Host & Co-Creator Kate Hutchinson

除此之外,我們持續以原創 Podcast、歌單與影像紀實構築音樂創作者的星圖譜系——那些在錄音棚深處雕琢聲波紋理的工程師、於混音台前重構頻率維度的製作人,乃至用合成器編碼未來聲音的電子音樂先鋒,皆成為我們敘事光譜中流動的星座。這份執著不僅體現在聲學技術的迭代,更化為對音樂產業幕後英雄的儀式性禮讚。

《Studio Radicals》的誕生,正是基於這些努力而建立的。此系列延續過往聲音紀實工程的脈絡:從剖析音樂人如何將 dCS Bartók 旗艦 DAC 融入創作的《Bartók Masters series》、重現傳奇製作人Wilma Cozart Fine 在Mercury 廠牌締造立體聲革命的《Mercury Living Presence》,到集結葛萊美獎混音大師 Bob Ludwig、錄音先驅 Leslie Ann Jones 與已故母帶工程巨擘 Al Schmidt 對談的《dCS傳奇錄音室》,每部作品都是對聲音歷史的深度探索。

此次全新企劃將鏡頭對準當代音樂製作現場的顛覆者群像:那些在柏林地下實驗室用模組合成器重寫頻率詩篇的聲音建築師、於洛杉磯車庫錄音棚以 AI 算法重構藍調 DNA 的科技吟遊詩人,以及在東京數位場景中將遊戲引擎化為作曲介面的次世代音效設計師。他們打破錄音工程百年傳統的姿態,恰似當年磁帶剪接師雕刻出搖滾樂的黃金年代。

當耳機傳來的聲波震顫精準再現母帶工程師指尖調整 EQ 時的細膩顫動,當多聲道系統重構出混音師腦海中那座虛擬聲學教堂的空間殘響,這些技術奇點實則構成了對音樂創作最本質的致敬——讓每個聆聽瞬間都成為穿越錄音室玻璃,直抵藝術家創作神經末梢的時光隧道。我們期待這部聲音編年史不僅滿足樂迷對幕後秘辛的好奇,更能點燃新一代創作者重構聲學未來的野心藍圖。

我們很榮幸能與凱特合作並聆聽第一季中的音樂名人分享他們的故事。

Studio Radicals 第 1-3 集將於 2025 年 4 月 23 日發布。

4 月 30 日至 5 月 27 日期間,每週都會發布新的一集。

無論您在哪裡收聽 Podcast,都可以訂閱以便隨時了解所有最新內容。

該系列將在各大 Podcast 平台和 dcsaudio.com/studioradicals 上播出,您還可以下載文字記錄並收聽該系列節目中藝術家、工程師和製作人的音樂。

《Studio Radicals》平台收聽指南…

馬上收聽

     

        更多新產品與評測報導